?
2011-07-25 15:37?出處 中國新聞網
![]()
|
|
![]()
|
![]()
|
砸中氨氣管道閥門
該凍庫相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公司凍庫容量有800噸,這次發(fā)生泄漏意外的氨氣管道是2005年新?lián)Q的,它與制冷設備一起安裝在門面外的屋頂上面,而屋頂上方是近20米高的危巖。這次事故大概發(fā)生在5點半左右,因極端天氣影響,一塊20厘米寬的巖石從巖壁上掉落,正好砸中氨氣管道的閥門根部,由此造成液氨泄漏。”他表示,“事故后已第一時間采取措施,堵漏、關機,用水稀釋。”
渝中區(qū)環(huán)保局值班人員田先生介紹說:“2009年我們局與南紀門凍庫還專門搞過針對液氨泄漏的演練,根據(jù)目前所掌握的情況看,南紀門凍庫值班人員在意外發(fā)生后是完全按照應急預案操作進行的。”對于現(xiàn)場殘留的氨氣味,他表示將繼續(xù)安排凍庫值班人員用消防水槍進行稀釋。
在現(xiàn)場處理問題的環(huán)保局工作人員說,氨氣能被雨水稀釋,幸好當時遇到下雨,否則后果更嚴重。
值班人員
幸好及時戴上防毒面具
事故發(fā)生時,南紀門凍庫的李師傅和陳師傅正在值班。
“我們一般是下午6點鐘關機。今天下午5點半不到,只聽到‘轟’的一聲,我就曉得出事了。”李師傅介紹說,他立即沖到大門旁邊的應急工具箱前,來不及用鑰匙開鎖,直接砸破工具箱玻璃,取出工具,戴上防毒面具,跑到洞內關閉機器、停運設施。
李師傅說,由于處置及時,目前機器內還剩余的四五噸液氨在關機后不會泄漏產生危險,“目前聞到的氨氣味道是管道內的余氨引起的。”由于接觸到氨氣,李師傅的眼睛有點發(fā)紅。
目擊者說:
煙霧被風吹了二三十米
重慶晨報記者在現(xiàn)場見到一輛正在卸貨的長安車,車主金師傅的傘業(yè)門市也在這條街,在南紀門凍庫以東,與之僅隔了一個門面。
金師傅說,出事時他就在卸貨,當時正搬了一筒傘布放到門市里,正準備出來搬另一筒。結果一聲巨響,就看見一股濃濃的白色煙霧散開。當時風向朝東,煙霧被風一吹,從房頂往下斜著撲面而來。
金師傅顧不上這么多,趕緊往東跑,一直跑出四五十米才停下來。“還好煙霧向東只擴散了二三十米,但我鼻子還是被氨氣嗆了,一陣刺鼻的氨水臭味,當時感覺氣都喘不過來。”
另一位目擊者劉師傅,在南紀門凍庫西面10米左右的絲印門市打工,“我們老板、老板娘受了傷,已經送到重醫(yī)附二院了,”他說出事時煙霧是呈散開狀的,見狀后他立即沿著南區(qū)路向西狂奔500多米,嘴里不停呼喊“出事了!快點跑!”同樣做絲網印刷的馬先生,門面在事發(fā)地以西400米左右,他證實:當時看到劉師傅跑得滿頭大汗,我們還不曉得出了什么事。
受傷嚴重的市民
已經戴上呼吸面罩
隨后,重慶晨報記者趕到重醫(yī)附二院急救科。據(jù)了解,有59人留院觀察,15人住院治療。而較嚴重的傷者仍在搶救室里,戴上了呼吸面罩,不停有醫(yī)生進出忙碌著。
其中一位相對較輕的女性傷者姓陳,26歲,她正躺在病床上輸液觀察。她說她也在南區(qū)路開門市。“剛中毒的時候,幾乎無法呼吸,喉嚨也很痛,腦殼昏沉沉的,眼睛都睜不開。”記者見到,她的眼中仍布滿血絲。據(jù)她介紹,當時她與老公、婆婆三人都在門市,由于只有她在門外接觸到了氨氣,所以其他兩位的傷情輕微。
文/重慶晨報見習記者 盧雨 實習生 任繼紅
圖/重慶晨報記者 李斌 楊新宇 實習生 劉昱君
市急救中心,被液氨燒傷呼吸道的傷者在接受治療。
氨氣管道被坡上滾下的石頭砸中。
救護車正在運送傷者到醫(yī)院救治。
日下午5:00,一道刺眼的閃電劃破天空,震耳欲聾的驚雷炸響,主城頓時黑云壓頂,狂風四起……
下午5點30分左右,因極端天氣影響,渝中區(qū)南紀門凍庫發(fā)生液氨泄漏意外。
重慶晨報記者趕到位于南區(qū)路5號附3號“南紀門凍庫”的事發(fā)現(xiàn)場時,消防部門已經撤離,渝中區(qū)各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仍在現(xiàn)場了解事故原因,商議應急措施。
沿南區(qū)路向東的20米左右范圍內,殘留有明顯的液氨臭味,行人路過時捂住鼻子、緊皺眉頭,避開繞行。
昨天下午,渝中區(qū)商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冷凍食品分公司南紀門冷凍廠外面的氨氣管道被坡上滾下的石頭砸中,圖為設在防空洞中的冷凍廠。(重慶晨報)
本文“”來源:http://www.pzjyn.cn/news/shehui/38095.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