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20 14:15?出處 綜合
2021年結婚登記人數創36年新低:民政部最新發布的統計季報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結婚登記數據為763.6萬對,36年來,最少的一年。
很顯然,這個年齡段的人越來越少了,都是計劃生育的后遺癥,未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可能無法恢復,未來生活成本提高,表面看起來生活越來越好,實際上,生活越來越艱難了,舊社會沒錢都可以過日子,現在沒錢就是死路一條。
這是繼2019年跌破1000萬對、2020年跌破900萬對大關后,結婚登記數據再次跌破800萬對大關。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數據發現,這也創下了1986年(民政部網站公布有1986年以來的數據)以來的新低,僅為2013年最高峰的56.6%。
結婚人數快速下降,與適婚人群總量減少有關。從近四十年數據看,我國出生人口在經歷1987年這一近40年的最高峰之后,連續多年下行。也就是說,隨著“95后”乃至00后進入到婚育階段,處于適婚年齡的年輕人數量也在下降。
另一方面,這也跟年輕人尤其是“90后”初婚年齡大幅推遲有關。數據顯示,2008年以后安徽初婚年齡逐漸上升,從一開始的26歲左右到現在已突破30歲。根據賀丹、張許穎、莊亞兒等人的一項研究《2006~2016年中國生育狀況報告——基于2017年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數據分析》顯示,女性的初婚年齡從2006年的23.6歲上升到2016年的26.3歲,10年間上升了2.7歲。
人口專家、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教授對第一財經分析,近年來初婚年齡大幅推遲有多個因素,其中之一是高等教育的的普及,使得年輕人獨立生活工作的年齡被拉長了。其次,城鎮化過程中,許多年輕人涌入大城市,但現實的生活成本壓力逐漸增大、就業和工作壓力也越來越沉重,所以也不敢輕易進入婚姻。此外,還有婚姻觀念和婚育行為習慣的累積效應;年輕人的主體意識更加提高,對自己婚姻的自主選擇性越來越明顯等因素。
董玉整說,現在家庭、父母及親人們對年輕人的婚姻選擇的影響力越來越弱。同時,不少人對婚姻完美狀態的期待較高、對擇偶的標準也越來越嚴格,有的人甚至寧愿單身、寧愿獨身,也不愿意降低標準,不愿意將就。
董玉整預計,結婚人數下降對出生人口必然帶來實質性影響。在今后一段時期內,育齡婦女、已婚育齡婦女的數量下降,是不可扭轉的趨勢,這也是影響出生人口數量增加與否的重要客觀原因。
另一方面,在結婚人數下降的同時,單身群體正不斷壯大,單身經濟也隨之崛起,對包括房地產、家電等行業都產生巨大影響。
分省份來看,有10個省份結婚人數達到或超過30萬對,分別是河南、廣東、四川、江蘇、山東、安徽、河北、湖北、湖南、云南,其中河南、廣東和四川均超過50萬對,廣東和河南均為59.1萬對,并列第一。
總體上看,各地結婚登記人數多少,與各地的人口總量尤其是戶籍人口總量有關,其中河南是戶籍人口第一大省,廣東常住人口最多,且年齡結構較為年輕。結婚人數多,也意味著接下來這兩省的出生人口數量也會名列前茅。
本文“”來源:http://www.pzjyn.cn/news/shehui/8050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