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5-28 20:41?出處
網易體育5月28日報道:
西部決賽第五場,如果湖人最終絕殺制勝的人換成科比,或許會是更圓滿的結局。
可偏偏那個人竟是阿泰——一個前47分鐘還扮演魔鬼之身、終場前一分鐘還險些毀掉球隊的矛盾混合體。有好友在線上給我發來短信:“這樣的結局,太不能讓人接受了。”
坦率地講,科比絕殺,固然完美;但換成阿泰絕殺,何不也是大勢所趨?
不必木然,不必驚訝,一切都有理可循:本賽季季后賽,三輪步步走來,局部場次,阿泰的狀態起伏不定,總體上,卻是逐步上揚。對雷霆,阿泰場均8.2分,命中率34.4%;對爵士,阿泰場均12.3分,命中率43.6%;然后碰上太陽,前四戰,阿泰場均14.3分,命中率44.9%。立身于冠軍團隊,阿泰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擔的進攻之責,雖已不像從前那般顯眼、突出,但本質上,他仍不甘做一個“隱身者”。哪怕,見縫插針,阿泰都會強調,他只是來防守的。
于是,我們便看到,杰克遜一個勁暗示阿泰,千萬不要肆意濫投,沒有機會切勿逞能。阿泰卻總是不聽,甚至還公開回擊,告誡主帥,不要妄加評論。背地里,阿泰知恥后勇、奮發自強,苦練投籃,艱辛不止。后來,連杰克遜都向相熟記者坦承,阿泰是隊內平時加練投籃最多的球員,尤其在季后賽期間,更是如此。其執著精神,遠非常規了解所能詮釋。如上細節,似乎早有預料:阿泰大作為,只在一瞬間。
終于,對太陽第五戰,阿泰如期爆發——盡管,來得似乎有些晚,還險些,創造個人季后賽生涯最差一戰。此前,阿泰58場季后賽比賽,得分最低為4分(11投1中,3次失誤,4次犯規)。當時還是2002年,阿泰出道不久,尚效力于步行者,首次站上那個舞臺,緊張之情溢于言表。而此役,若不是最后時刻完成絕殺,阿泰完場數據就是8投1中,得2分,2次失誤,4次犯規,豈不是歷史最糟糕表現?
終場前56秒,無人防守狀態下,進攻時間還剩20秒,阿泰急攻3分,繼續打鐵,若控下球權,穩住局勢,湖人完成得分,將分差拉開到5分,太陽還有什么念頭起死回生?歸根到底,阿泰還是會選擇倉促出手,急于證明自己之心昭然若揭。無時無刻,有意無意,阿泰都需強迫自己完成某個論題:他代替阿里扎,純屬湖人高層英明決斷。若欲得正解,阿泰僅僅現身防守端,顯然還遠遠不夠。
因此,阿泰必須感謝科比,正是后者絕殺未果,才給了他自我救贖的機會。很可能憑借這一球,阿泰將徹底走出心理困惑,從此之后,他不再是誰的替代品。阿泰就是阿泰,他的名字,已然載入史冊。
本文“”來源:http://www.pzjyn.cn/news/tiyu/17191.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