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25 01:22?出處
昨天,轉塘街道大清社區的老宋今年頭一次上山采茶,比去年晚了一個星期。
3畝茶地,共得青葉1.7斤,日產量不到去年的1/5。
"太少了,就不炒了,直接把青葉賣了,兩三百一斤吧。"老宋說,這樣的青葉,炒成干茶,應該是1500-2000元一斤,價格與去年比沒有太大的變化。
老宋昨天采的是"龍井43",他種了10多行"龍井43",只有兩行沒有凍壞,凍壞的那些還得等幾天才能采。而發芽較"龍井43"晚一些的龍井群體種大約要到3月底,甚至4月初才能采摘。所以,今年明前的西湖龍井茶將大大減少。
3月的暴雪,對老宋來說,就是茶葉收入下降30%左右。
老宋也是大清社區負責農業的居委會副主任,他說整個社區茶葉總收入估計縮減要超過30%。
大清社區所在龍塢鎮是西湖龍井茶的重要主要產區之一,去年西湖龍井茶春茶350噸,其中有200噸產自龍塢。
轉塘街道農業農村發展科的葛維敏說,"龍井43"比例越高,今年受損就越重,大清社區的"龍井43"比例比龍塢其他地方要稍微高一點,估計龍塢鎮今年的茶葉收入會比去年少20%左右。
整個西湖龍井茶的收入,會不會和老宋家一樣呢?
西湖龍井茶商會會長戚國偉說,損失是肯定的,但損失多少還不好說,還得看接下來的天氣,如果溫度一下子就飆升了,那就麻煩了;如果接下來平均溫度不超過20攝氏度能保持一段時間,那就會好一點。
老宋的三畝茶地,30%是"龍井43"。大清社區100多戶茶農,"龍井43"和群體種的比例大約是4∶6。
有人說,今年暴雪讓茶農受損那么嚴重,與龍井群體種被挖,改種"龍井43"有關,這場暴雪或許會改變這樣局面。
老宋不贊成這樣的說法,他說,兩個茶種比例的確立,與地形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大清社區,地勢比較高,高處適合種植"龍井43"。
"當平地上有霜的時候,高山是沒有霜的,所以茶葉凍不著,‘龍井43’可以長得很好。但是下雪就完蛋了,全部凍壞。"老宋說,"這樣的天氣畢竟比較少了,那么多年,就今年特別厲害。"
"三天前是個寶,三天后就是個草"是茶葉的宿命,這也是那么多人選擇種"龍井43"的原因。雖說清明后的茶葉也可以是非常好的茶葉,但大多數消費者不會想那么多。
"今年明前西湖龍井茶很少,有些要買茶送人的人,就會去買其他茶葉。"老宋說,等到西湖龍井茶多起來了,價格已經下來了。 本文“”來源:http://www.pzjyn.cn/news/zhejiang/13816.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