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25 01:22?出處
防止訪談變作秀,余杭出臺"網民提交事項反饋處理機制"
網友提問,政府15天內必復
網絡時代,政府與網民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密切,像"在線訪談"等網絡互動形式,既暢通社情民意渠道又方便簡單。有很多網民會在"在線訪談"時,會對政府工作提出一些疑問。其中有些訪談時就會得到答復,但很多時候
現場提問得不到解答,而且很多問題事后也沒有答復。次數多了,有些網民難免失望,而且產生懷疑:那些領導答的問題,是不是"托"問的?
昨天,記者從余杭區信息化管理中心獲悉:余杭區正在建立一項"網民提交事項反饋處理機制",來保證"在線訪談"不成為作秀,不是走過場,讓網民的參政議政實實在在得到回應。
"訪談"提問沒回音
網民感覺成了"托"
"老劉"是余杭的一個普通網民,一名退休職工,學習上網才沒幾年,對于各類領導的"在線訪談"他參與了好幾次,但是越來越覺得沒意思。
"不光是余杭區的,其他的網站也會經常邀請一些相關部門的領導來做訪談,傾聽民意。我提過一些意見,但是好像沒效果,事后也沒人來答復。訪談結束網頁撤掉了,找也找不到了,真的有問題要反映,還是選擇打電話或者寫信的好。"他說。
老楊的疑惑,其實也是不少網民的心里話。"在線訪談"越來越多,自己滿腔熱情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最后會變成給別人作"托"嗎?為什么我提的意見就沒反應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會傳達上去?
網民提問形成簡報
處理結果15天內網上公布
"出臺這個辦法,就是為了打消網民的這個疑慮。"余杭區信息化中心主任蔡軍兵告訴記者,"我們要告訴網民,你們說的話,提的意見,政府領導都在看,而且是有效的,這也是對網民的尊重。"
蔡軍兵說,余杭區領導和網民在線訪談后,"網民提交事項反饋處理機制"將保證會有專門的科室,分別與門戶網站共同梳理分析網民提交的問題,形成"訪談情況專報",送到領導辦公室參閱。同時,對一些網民提交的比較重要的意見建議,將形成專題簡報,作為以后領導決策時的參考依據。
每次訪談結束后15天內,相關單位收集整理的網民提交事項的處理意見和結果,將通過余杭區的門戶網站對外公布。"這個機制下,網民的這些意見,政府領導都看得到,大家也都看得到。" 本文“”來源:http://www.pzjyn.cn/news/zhejiang/1381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