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25 01:22?出處
按照醫療行業標準,每做完一個醫療動作都需要洗手,但就是這么簡單的事情,卻不一定容易做到。2005年,衛生部對全國18所醫院2000多名醫務人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醫務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主動洗手)均在50%以下。
在杭州,一家醫院做了項調查,結果顯示,100%的院內職工都認為洗手很重要,但能夠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的醫務人員只有40.8%,原因是:時間不夠,很忙。
"我每天有那么多病人要采血,每采一個要洗手消毒,我忙得過來嗎?"昨天,記者詢問一位檢驗科醫生,得到了類似的答復。
一個合格洗手槽的存在前提
"二級以上的大醫院,一般做得比較好,鄉村衛生院條件就較差。"陸群說,作為浙江省醫院感染管理質控中心的常務副主任,經常帶隊到省內各個區縣市醫院檢查,不少地方的洗手設置嚴重不足,人員培訓也不到位。
"洗手水龍頭是老式的,洗手的地方少,還經常會遇見沒有洗手液和擦手紙的情況。"
意識到醫院控制的重要性,浙二正在盡可能改進洗手設施。
現在醫療區的水龍頭都是非觸摸感應式水龍頭,如感應式、腳踏式、長柄水龍頭,旁邊還帶有烘干設備和擦手紙。ICU里的每個床頭和病區門口,也掛著快速手消毒劑,只要進入的人,都可以用來消毒洗手。每瓶成本要30元,用完就一次性拋棄。在這上面,浙二每年大約要消耗掉300萬元。
陸群說,她歡迎大家以后去濱江醫院看一看,那里,每個病房不僅有獨立的衛生間,還有專用的醫生洗手槽。
一個洗手槽,需要相應的規劃,這就是一個合格洗手槽的存在前提,洗手設施成本如此之高,年代久遠的老病房根本不可能做到,一些醫院也很無奈。
你能做到的:
少帶12歲以下的孩子去醫院
陸群副科長建議,12歲以下的小孩不要去醫院探視。因為他們會東摸西摸,又會挖鼻子,手上的細菌很容易通過呼吸道進去。
"不論大人小孩,去醫院都不要觸摸針頭針筒等醫療垃圾,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也應該戴口罩,回家后要洗手洗臉,換下外衣外褲。"
入院后不要隨意走動,這樣能避免交叉感染。 (柴悅穎 方序 施水泉)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