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9-12 23:59?出處 新藍網
西湖集賢亭原貌
西湖集賢亭倒塌
西湖集賢亭倒塌
西湖集賢亭倒掉
西湖集賢亭倒掉
杭州西湖集賢亭原貌
9月12日下午西湖集賢亭在風雨中倒塌了,下場雨可以把城市變海洋,西湖集賢亭一個小小的亭子倒塌再平常不過了。杭州集賢亭倒掉了,可惜沒有人再為此寫《論集賢亭的倒掉》。
西湖集賢亭四個柱子斷掉倒入湖中,當時亭中有四人及時逃離。杭州集賢亭為西湖景點中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亭灣騎射”。清代浙江總督李衛重建射亭,名聚賢亭?,F在倒塌的集賢亭為2002年前后重建。
另據西湖區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初步判斷西湖集賢亭倒塌的原因是與最近的風雨天氣有關。
西湖集賢亭
西湖集賢亭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位于湖濱公園。從一片荷花中,挑出一個亭子。史載在湖濱一公園一帶原有黑亭子(集賢亭),后清代浙江總督李衛重建射亭,名聚賢亭。因此地水流彎曲,又名亭子灣。亭周圍平沙淺草,供八旗子弟騎射練武,故稱“亭灣騎射”。亭中立著乾隆皇帝御筆親提的御碑。乾隆于乾隆十六年(1751)首次南巡來杭,以后先后六次來杭,每次都有游西湖、閱兵的活動。“閱兵”的地方就在“亭灣騎射”。杭州碑林的《閱兵》詩碑,是他第二次(1757 年)來杭時“御筆”題寫的,詩中充滿了“居安思危”的言詞,有一定的警世作用。
清雍正《西湖志》卷四:“出涌金門沿湖而北,稍折而西,水流灣曲,舊有亭,久廢,名亭子灣,倚城面湖,延緣數百步,平沙淺草,可容騎射。”《西湖新志》卷二:“在涌金門北城灣,俗稱黑亭子,下有明溝二道,一名"集賢水筧",一名"集賢后閘",皆引湖水入城灌六井通清河者,亭久圮。雍正間李衛重構射亭,為較閱之所,曰"亭灣騎射",為增修西湖景目之一。今城毀而亭亦與之俱毀矣。”
本文“”來源:http://www.pzjyn.cn/news/zhejiang/45887.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袁爽 楊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