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5-28 15:27?出處 未知
連日來,沖著溫州民營企業甩來的"繡球"和發出"招賢帖",來自全國各地1500多名黨員精英紛紛前往溫州報名應聘民營企業"紅色CEO"人選。
5月18日,溫州市浙江電器開關公司等25家民營企業與市委組織部聯合"招賢",面向全國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群眾團體、國有企業、非公組織、新社會組織公開招聘25名黨支部、黨委書記人選,年薪最高20萬元。
這些企業確定的挑選條件雖有所側重,但大同小異:"具有企業高級管理或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工作經歷"。有些則要求"具有大專以上學歷"。他們開出的年薪5——20萬元不等。
溫州市委組織部提出的基本條件是: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政策理論水平;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創新意識;有較豐富的黨務工作經驗。
據悉,這25個"黨代表"人選的崗位全由企業自愿申報,招選條件和薪酬也由企業自主設定。他們向外界公開了選聘的程序:自薦報名—資格審查—初步篩選—專家面試—雙向選擇—組織考察—公布結果—企業錄用-選舉上任。
溫州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不同于以往的公選領導干部,這次采用市場化招選方式,在市委組織部統一組織下,實行組織搭臺、企業選人的原則。企業是主體,在整個選人過程中不僅全程參與,而且發揮自主、主導作用。同時實行"三公"、企業與個人雙向選擇。
溫州市是全國非公企業建立黨組織的示范地區,全市共有民營企業14萬多家。1987年8月,溫州市一家民營企業率先建立了浙江省首家私營企業黨支部,也是全國最早一批私企黨支部。目前全市非公企業已建立黨委、黨總支、黨支部4227個,黨員31432名,黨組織覆蓋了1.6萬家非公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已"全覆蓋"。這些新型黨組織在幫助企業規范行為、遵紀守法、促進生產、文化建設、員工維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受到廣大企業主和員工的歡迎。
溫州市委組織部稱,這幾年,他們采取定期培訓、內外選派等措施廣泛挑選非公企業"黨代表"有成效,其中"紅領計劃"——選培應、歷屆高校黨員大學生任企業"紅領"是個創新。但隨著企業的發展和民企黨建的深入,許多民企對"黨代表"的依賴性和需求度越來越高,一些企業黨組織書記的素質與能力與企業發展已不適應,這成為提升黨建工作的"瓶頸"。一些企業反映,從內部選培又慢又難且選擇余地小,從外部挑選則信息渠道不暢,希望組織部門幫助物色。市委組織部門經與許多企業反復磋商最終形成共識:"面向全國,千里挑一,好中選優"。
據悉,黨組織書記應聘人選一旦錄用,企業便與之簽訂勞動用工合同、安排工作試用期,在試用期讓錄用人選與企業及黨員相互了解、熟悉。組織部門安排其上崗培訓,待磨合期過后再根據黨章規定,讓其參加黨組織書記的上任選舉。"這次是全國招聘黨組織書記的崗位人選,錄用者能不能擔任黨組織書記,最后還要通過選舉產生。"溫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徐強中明確說。
從5月19日起,來自天南地北的新疆、內蒙、黑龍江、廣東、北京、上海及中西部的四川、寧夏、貴州等20多個省、市、區自治區的有志者紛紛通過"溫州黨建網"和"溫州高新人才網"下載登記表,從網上及傳真報名,報名者多達1500人,其中留下電話聯系方式的,組委會確認有效報名者531人。與此同時,5月22日始,溫州市廠長經理人才公司接受現場報名,兩天內有效報名者38人。截止5月23日,相當于22人應聘1個"紅色CEO"崗位人選。
參與招聘的溫州市忠義集團董事長姜忠義說,我們從多年黨建工作的實踐切身感受到,黨組織和"黨代表"是我們民營企業的思想導航者、文化領引者、決策參謀者、生產促進者,企業的進步的確離不開他們。我們之所以面向全國招聘,一是已嘗到甜頭。前不久,集團下屬的忠義外國語學校面向全國招聘特級教師和教育骨干,招網一開,一下子就招到全國各路高級人才30多名。二是可"一才兩用"。我們發現一個奧秘,一個能成為黨的基層組織領導的人士,不僅他有黨務工作的才華,而且一定是先進分子和骨干,他在自己的領域定有一技之長和不凡的才華。
5月22日,一位來自湖北的周先生來到招選辦公室報名應聘。他說,我曾在湖北一家國有企業從事20多年黨的思想政治、宣傳工作,并擔任這些部門的領導崗位。現已退休,薪酬不重要,地域不重要,只要企業能提供合適的平臺,讓自己在退休之后可以繼續發揮余熱,把一生的工作經驗傳承下去就滿足了。
本文“”來源:http://www.pzjyn.cn/news/wenzhou/17020.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