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第十八中學附近的鐵路橋下面有個2米深的水坑。"昨天,四川人廖先生致電新聞熱線說,他的兒子前天在水坑內溺亡。
記者戚祥浩 核實報道:廖先生租住在鹿城雙嶼鎮牛嶺村,在溫州打工已有十多年,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洋洋今年9歲,可他的生命最終定格在前天。當天下午1時許,洋洋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在一旁忙著干家務的奶奶并未在意。
據廖先生介紹,洋洋的奶奶忙完手中的活后,卻到處未見洋洋身影。經鄰居提醒,洋洋奶奶及爺爺趕到距離住處約一公里的江邊,發現江邊的灘涂上有一個大水坑,旁邊有四個臉色驚慌的小孩子,而洋洋的衣服褲子卻放在坑邊。當洋洋的爺爺跌跌撞撞從水坑內撈起洋洋時,孩子已經沒有了呼吸。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
昨天中午11時許,記者在現場看到,江邊的一段堤壩已遭破壞,跟江邊的灘涂之間形成了一定的坡度,遭破壞的位置位于鐵路橋底下。周圍未設任何警示標志。由于正值漲潮,記者并未見到導致洋洋溺亡的水坑。據在落潮時到過事發現場的雙嶼鎮司法所所長劉明遠描述,水坑確實位于橋墩附近,水深的地方有1米多深。
浙江井朗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文俊認為,該起悲劇中,洋洋父母監管不力需要承擔主要責任,堤壩的破壞者及管理方也需承擔一定的責任,而洋洋的幾個伙伴,則根據他們的年齡大小、是否起帶頭作用及在洋洋落水過程有無過錯等情節,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