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9-05 18:21?出處 溫州網–溫州晚報
![]() |
近日,溫州市區錦江路、湯家橋路、江濱東路等地綠化帶連續發現死亡的棕櫚樹。一種名為紅棕象甲的昆蟲使這些昔日蔥蘢挺拔的棕櫚樹遭受了劫難。
一旦蔓延損失慘重
樹干筆直、頂部枝葉茂盛,特殊的造型獨具熱帶風情……棕櫚科植物由于景觀效果好備受綠化種植的青睞。溫州市多個公園、綠化帶均見棕櫚樹的身影。2007年,蒼南靈溪發生棕櫚樹病木疫情,首次確認了紅棕象甲的侵襲。之后幾年,在溫州市區多個公園、街道綠地、單位附屬綠地、居住區等也都發現因紅棕象甲蛀食樹干而造成的棕櫚樹死亡。
溫州市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棕櫚科植物價格不菲,如加拿利海棗,一株少則幾千元,貴的達一二十萬元。而紅棕象甲侵害棕櫚科一旦蔓延,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量,去年至今僅溫州市區,死亡棕櫚科植物達五六十棵,損失至少二三百萬元。
現有技術難以防控
紅棕象甲原產印度,是19種"林業檢疫有害生物"之一,繁殖能力極強,一年大約能繁衍三代,每次產卵162至350粒。去年10月,公園管理部門在市區九山一株壞死的加拿利海棗樹干里發現了100多只紅棕象甲幼蟲、蛹及成蟲。這些蟲子成人拇指般大,在棕櫚樹內吸食多汁部位,并不斷向深層部位取食,形成縱橫交錯的小隧道,從而導致樹木死亡。
紅棕象甲起初可能是引入未經檢疫的苗木時附帶而來的。"紅棕象甲都是在加拿利海棗等棕櫚科植物樹干內危害,外面看不出來,當樹干內的蟲口密度增加,幼蟲長大后食量大增,則被蛀食的植株可能一夜之間突然掛倒。"市公園管理處技術指導隊林愛壽介紹,紅棕象甲防治難度大,現有的技術與防治方法難以起到實際控制的效果。此外,要銷毀死亡的棕櫚科植物難度也較大,因棕櫚科植物都較為高大,連根撥起并運到相關地點進行焚毀,需要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這也給防治帶來一定困難。
發現死木盡快銷毀
"一顆棕櫚樹死亡,這片區域的樹木可能都要受到侵害了。"林愛壽告訴記者。目前,對紅棕象甲的防治在于源頭控制預防,群防群治。市民要是發現疑似病例,應及時與相關林業森防部門聯系,迅速銷毀死木;種植加拿利海棗等棕櫚科植物的施工單位,要按照要求對植物進行檢疫。
溫州市公園管理處已著手對各大公園加拿利海棗等棕櫚科植物的普查,并向市科技局申請相關的研究課題,密切監測紅棕象甲的危害,控制紅棕象甲擴散。此外,專家建議綠化部門今后盡可能少用或不用棕櫚科苗木進行綠化。
本文“”來源:http://www.pzjyn.cn/news/wenzhou/34176.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