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17 19:25?出處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王啟超報道 美國《政客》網站1月15日發表文章,分析宣布退出中國事件,折射出谷歌在政府擁有非同一般的人脈關系。白宮密切關注此事件,除了出于中美經貿考慮,更重要的是由于事關谷歌。 香港中評社援引這篇題為“在谷歌搜尋奧巴馬的對華政策(Googling Obama's China policy)”的文章說,谷歌本周發表聲明宣布考慮全面撤出中國市場后數小時,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就發表聲明督促北京跟進事件,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隨后也表示,將很快向中國發出外交照會。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Robert Gibbs)起初對谷歌聲明并未作清晰表態,只簡單重申支持網絡自由,但在人權組織和共和黨的強大壓力下,白宮周五還是發言表示“支持谷歌”。其實,白宮密切關注事件,除了出于中美經貿考慮,更重要是由于事件關系谷歌。
谷歌一直在華盛頓默默建立著政治影響力,并聘請了一大群與兩黨關系密切的合約說客在國會山為其工作,據互動政治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資料顯示,谷歌過去幾年用于國會游說的資金以幾何級數急增,從2003年的八萬美元急增至去年的三百萬美元。
谷歌在去年總統大選也出錢出力,是奧巴馬競選陣營的第四大資助者,其科技產品更對奧巴馬起著推波助瀾之效,其CEO施密特(Eric Schmidt)也擔任了奧巴馬的特別競選顧問。
奧巴馬勝選以后,谷歌也贊助了民主黨內外多個慶祝活動,兩位高層施密特和德拉蒙德(Drummond)更自掏腰包十六萬美元贊助總統就職典禮。顯然,這家市值三百億美元的互聯網巨頭對奧巴馬來說,絕對有著特殊意義。
其后,奧巴馬籌組新班子時也延攬了谷歌三位前高層史坦頓(Katie Stanton)、沙亞(Sonal Shah)和安德魯(Andrew McLaughlin)進入政府,施密特再獲委任為總統信息科技委員會委員。就在谷歌發表“考慮撤華”聲明的前幾天,施密特也在白宮與希拉里共晉晚餐,但消息人士透露,雙方當時并未討論撤華一事。
上任以來,奧巴馬政府也對谷歌贊譽有加,白宮一位高官曾如此形容,“默多克所建立的新聞集團可比英國首相張伯倫;今日谷歌也可堪比丘吉爾。”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