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zjyn.cn?? 2021-10-13 10:02 ??來源 溫州視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將挫折歸咎于“巨大的疫苗鴻溝”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周二表示,新冠疫情的持續打擊以及未能在全球范圍內分發疫苗正在加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鴻溝和前景黯淡。
隨著復蘇普遍鞏固,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繼續,但總體數據掩蓋了一些國家的大幅降級和持續的斗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 (Gita Gopinath) 表示:“由于流行病動態惡化,低收入發展中國家集團的前景已大大黯淡。”
她將挫折歸咎于“巨大的疫苗鴻溝”,將影響生活水平的恢復,而長期的大流行低迷“可能會使全球 GDP 在未來五年內累計減少 5.3 萬億美元,”她警告說。
與此同時,發達經濟體面臨“更艱難的近期前景……部分原因是供應中斷。”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即使考慮到巨額支出賬單,這也有可能推高價格,尤其是在美國,今年的增長將比之前預期的要慢。
報告稱,今年全球產量預計將增長 5.9%,僅略低于 7 月份的預測,然后在 2022 年放緩至 4.9%。
但是,來自 Covid-19 Delta 變體的感染浪潮和發展中國家疫苗接種率的大幅下降,以及供應瓶頸,已經減緩或推遲了許多經濟體的復蘇。
“各國經濟前景的危險差異仍然是一個主要問題,”戈皮納特在一篇關于新預測的博客文章中說。
她說,預計發達經濟體將在 2022 年重新回到“大流行前的趨勢路徑,并在 2024 年超過它 0.9%”。
然而,在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不包括中國,2024 年的產出“預計仍將比大流行前的預測低 5.5%”。
在長期疤痕的危險中,“因此,最重要的政策優先事項是到 2021 年底為每個國家至少 40% 的人口接種疫苗,到 2022 年中期為 70% 的人口接種疫苗,”她說。
- 微妙的美國平衡行為 -
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受益于大規模的財政刺激,但三角洲浪潮破壞了進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美國今年的增長預測下調至 6%,比 7 月份的數字低了整整一個百分點。
該基金指出,預計明年美國經濟增長將放緩至 5.2%,略高于此前預期,但政策制定者將在通脹上升和就業滯后的風險中面臨微妙的平衡。
一旦復蘇開始,生產就緩慢反彈,造成瓶頸,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并推高價格,而隨著雇主爭奪稀缺工人,工資也有可能上漲。
Gopinath 告訴記者,雖然大多數國家的通脹預計將在 2022 年中期恢復到“更正常的水平”,但在美國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但“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我們從未見過這種復蘇,”她說,并指出即使在高失業率和供應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勞動力短缺仍然困擾著雇主。
該基金正密切關注美國的工資增長(迄今為止,工資增長主要集中在少數行業)以及不斷上漲的房價。
8 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每年上漲 4.3%,是美聯儲 2% 目標的兩倍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說,如果更高的通脹變得根深蒂固,可能會迫使央行做出積極反應,而更高的利率將減緩復蘇。
報告稱:“貨幣政策需要在應對通脹和金融風險與支持經濟復蘇之間徘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支持美聯儲表示打算在年底前開始縮減刺激措施并準備在 2022 年加息。
但更高的美國利率將對其他國家產生溢出效應,這將導致借貸成本上升。
編輯: yuj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