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2-23 13:17?出處 溫州日報
沒有溫州的民間借貸就沒有溫州今天的繁榮,小生意大生意,沒有接觸過民間借貸的溫州生意人都上火星居住了。前不久有媒體報道溫州參與民間借貸的家庭占多少百分比,其實那也是扯蛋,誰去統計了?在溫州某些地方,參與民間借貸的比例是百分比,那又怎么說。不是民間借貸引發風暴,而是高利貸引發的,溫州的民間借貸并不全是高利貸。
以下是溫州日報關于溫州民間借貸的“深思”,老百姓自己的錢,愛怎么借就怎么借,但是高利貸是非法的,為什么不去管理這些非法機構和個人,整天談規范民間借貸,運作好民間資本。老百姓很現實,哪個生意好賺,哪個利潤高就做那個,誰也沒有辦法控制。
龍灣區多家生產型企業日前與興業銀行溫州分行簽訂了授信協議,每家最多可以獲得300萬元的貸款——這是龍灣區專儲于這家銀行的中小企業專項信用貸款資金,主要是為了方便中小企業流動資金中轉。
溫州民間資本雄厚,早已聲名在外。可今年,一些企業卻絆倒在資金短缺這道門檻上,始作俑者,便是民間借貸狂潮所引發的民間金融風波。面對危機,市委市政府及時拿出舉措,穩定民間金融秩序,避免了事態進一步惡化。
但是,這次“炒錢”之禍,無疑應該引起溫州企業界的深刻反思。
浮躁的民間資本
積小錢成大錢,溫州民間借貸,曾為溫州經濟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適應了多種經濟成分和不同經營形式的資金需求。
據有關部門統計,溫州民間資本超過6000億元,且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長。其中,參與民間借貸的資本規模約1100億元,占全市銀行貸款的20%。
但由于缺乏規范,溫州民間資本長期游蕩于金融體系之外,處于浮躁狀態的它們,始終與“炒”字相伴,遇到見效快、回報率高的產業,便瘋狂涌入。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說,前兩年在房地產市場,最近則在資本市場,造富神話刺激著溫州商人,使得原本以實業為本的民營企業家們也顯得躁動不安。
尤其今年以來,在國家貨幣緊縮政策的深度影響下,溫州民間借貸變得異常活躍,企業與公眾參與民間借貸“炒錢”意愿強烈。民間借貸的利率也隨行就市,一路攀升。
人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的統計數據表明,民間借貸綜合利率從年初的23.01%猛增至9月份的25.44%,折合月息超過2分。另據企業界人士介紹,一些民間借貸月利息折合已超過5分。換言之,“5分利”等于資金的年回報率是60%,相當于一般制造業年利潤率的6倍。
而溫州中小企業對民間借貸有著較高的依存性,為高利率借貸提供了市場空間。根據統計,全市現有工商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34.5萬戶,私營企業8萬家,但大型企業只有18家,中型企業只有599家,其余都是小微企業,這些小微企業普遍融資難,80%靠民間借貸解決融資問題。
于是,民間典當行、寄售行等融資性中介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其中不乏是放高利貸的“老高”。
無辜的實體經濟
溫州市經貿系統一位人士說,2008年銀行信貸資金充裕,有的企業拿到大批資金投資到了房地產等領域,今年一遇到樓市調控,資金便被套牢。還有個別企業投資擴張太快,盤子鋪得過大,造成凈資產負債率偏高,也為后來資金循環埋下了隱患。
往常,當銀行貸款到期時,企業一般會愿支付較高的利息,向各類擔保公司、典當行、寄售行等融資性中介機構及民間人士借貸“過渡資金”,將之歸還銀行以續貸。因用資時間不長,多在一周至半月,企業對較高的民間利息尚能承受。
然而,今年風向轉了。國家銀根收緊,當企業把“過渡”來的民間借貸資金還給銀行后,銀行不再放貸或延貸,一些企業無法歸還民間借貸。時間久了,企業越發承受不起持續高利息民間借貸的壓力。
在巨大的債務壓力下,個別企業“扛”不住,最終因資金鏈斷裂而關停,企業主“跑路”。由于銀行貸款互相擔保的關系,一家企業的關停和企業主“跑路”,牽連到了其他企業的正常經營,也使之陷入困境。
今年8月份,“跑路”現象集中出現。震驚之余,社會恐慌心理彌漫,加劇了民間債權人催債、擠兌行為,也讓銀行放貸變得更加謹慎。
銀行的貸款緊縮與民間借貸抽回對企業的壓力,雙重疊加,造成許多中小企業資金進一步繃緊。一家企業關停又波及一批關聯企業的資金緊張,“多米諾骨牌”倒下……實體經濟成了此輪民間金融風波的無辜受害者。
亟待規范的民間金融
經過政府及各界緊急救市,社會恐慌情緒得到控制,企業狀況有所穩定,一些出走的企業主相繼返回。但僅此還不夠,專家認為,從根本上化解、防范企業債務危機,出路在于金融改革與創新,完善的資金融通體制、機制,將龐大的溫州民間資本從“地下”引導到“地上”,規范其發展。
今年11月8日,溫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溫州地方金融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和系列配套的8個文件,啟動地方金融改革創新戰略。
這項被稱為“1+8方案”的地方金融業創新發展戰略,提出要打造資本集散的“資本之都”,逐步形成民間資本的集散中心。
系列配套的8個文件,即8個專項具體子方案,涉及內容包括:試點民間資本管理服務公司、發展小額貸款公司、發展股權投資業、做強做大股權營運中心、試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以及溫州銀行發展規劃、農村金融機構股份制改革、創建地方金融監管中心等內容。
長期呼吁民間借貸規范化、合法化的周德文,為這次改革感到歡欣鼓舞。他認為這一改革方案,從長遠著眼,致力于構建與溫州民營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地方金融體系,包括完善金融組織體系、創新金融服務體系、健全民間資本市場體系以及強化金融風險防控體系。
人們期盼,此次地方金融改革創新的踐行,能打破“有錢沒地方投”和“要錢沒地方融”的隔膜,為溫州民間資本架設一個完善、暢通的導流渠,并做好監管。
本文“”來源:http://www.pzjyn.cn/news/jingji/4083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記者 林乃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