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3-25 01:22?出處
"2007年下半年后,我們就發現房價上漲速度放緩,如果出手,利潤空間不是很大,我們幾個人商量后,就決定先放放。沒有想到的是,幾個月后,金融危機爆發,我們的房子也就一直放在那兒,沒出手。"
[顛覆]
與陳志遠多次合作的杭州姑娘沈文婷,在迪拜有自己的房產中介公司——WEST LEGEND REAL ESTATE。幾年間,沈文婷見證了迪拜樓市的大起大落,保守估計60%以上的浙商在迪拜買賣房產,都是她過手的,算得上對浙商投資迪拜房產的情況了然于胸。
"虧損20億元?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計算出來的,我知道的答案肯定不是這樣的。"
對于"虧損20億元"的報道,陳文婷覺得屬無稽之談。
溫州人炒樓虧20億不實
在沈文婷看來,絕大多數溫州人在迪拜投資房產都是賺錢的。"溫州人精明,做事果斷,抓住的時機比較好,他們進入迪拜樓市的時候屬于迪拜樓市初級發展階段(2004年—2006年之間),因此絕大多數人都賺錢了,還賺了不少。"沈文婷說,雖然2006年之后進場的投資客虧了,但畢竟只占了少數。
她舉例:2004年,在龍城做五金貿易的溫州人阿歡出資60萬迪拉姆買了套春景(springs)別墅,在迪拜樓市最瘋狂的2008年,這套別墅曾經漲到過300萬迪拉姆,但即使在迪拜樓市最低谷的2009年3月,這套別墅的價格依然還有100萬迪拉姆,現在則回漲到150萬迪拉姆。阿歡依然還有一倍以上的盈利。
買迪拜塔的浙商
都是賺錢的
迪拜樓市,最瘋狂的當屬第一高樓哈利法塔,開盤的時候售價每平方米6-7萬元人民幣,最高的時候是20萬元,現在跌回7萬元人民幣左右。之前有相當多的報道稱,浙商有很多資金被套迪拜塔。
"迪拜塔開盤之初,浙商并沒有收到來自開發商的邀請函,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浙商買迪拜塔的不多,大概只有10套。不過,凡是購買的,都賺錢了。即便是現在價格跌到低谷,也還有盈利。"沈文婷說。
是長期投資非短線炒樓
"我們不是炒樓,而是投資,跟短期倒買倒賣有本質區別。"陳志遠向記者強調,投資房產是溫商的一部分生意,溫商主要從事的還是轉口貿易。且這部分錢是閑錢,并不是從銀行貸的,不存在系統性風險。
而在龍城做貿易的李海林及金霞琴、趙立來等浙商,也都分別在龍城附近的國際城購買了公寓。雖然公寓目前的均價跟高峰時期的均價相比縮水了50%多,但由于購買時間較早,到目前為止還有40%的盈利。 本文“”來源:http://www.pzjyn.cn/news/zhejiang/13808.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