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5-11 00:12?出處 新華網
同年7月,該公司董事會又通過了“銷售狀元”資金方案,集資人員向公司繳納54600元即為購買“一個狀元”,公司向集資人員提供78000元產品的基礎上,每月返款3000元,兩年后集資戶享受公司永久性分紅。
之后,未來農業又相繼推出“委托銷售”、“產品特許經營合同”、“借款協議”、“認購原始股”、“債轉股”、“增資擴股”、“消費卡”、“觀光園入股”、“委托理財”、“合作銷售”、“產權式酒店”、“員工合作共建小康家園”、“聯合投資協議”等模式進行非法集資。
起訴書稱,自2005年初至2008年6月,河南未來農業公司先后在河南、山東、安徽、江西、江蘇、遼寧等省共非法集資8億多元,涉及集資群眾22282人次,“共造成8854名集資群眾的3.4億元集資款無法返還。”
曾是招商引資項目
4月1日是吳振海的43歲生日,但他只能在法庭里度過。
出生于1967年的吳振海,是地地道道的商丘人,老家就在睢陽區。吳振海原本是商丘市菱鎂制品廠銷售科副科長,1996年,他赴安徽創業,歷任阜陽市雙龍溫室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阜陽市億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主要從事生態觀光農業項目。
“要不是商丘市領導的多次邀請,吳振海可能不會回商丘發展。”吳振海的親屬告訴本刊記者。
2003年,商丘市招商引資的力度進一步加大,睢陽區委、區政府有關領導接連去阜陽考察,找到吳振海向他介紹家鄉的投資環境。之后,“吳振海為家鄉人的真誠所感動”,在慎重考慮后,毅然舍棄了在安徽的事業和職務,回到商丘創業。
2004年3月5日,吳振海與人合伙注冊成立商丘市未來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萬元,法定代表人吳振海。同年8月,吳與合伙人將公司名稱變更為河南省未來農業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金變更為500萬元。
之后,方道勝、修暢等人加入,未來農業公司繼續壯大,并于2005年11月注冊成立了“商丘市未來農業果蔬觀光園有限公司”,后更名為“河南未來農業觀光園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1月,正式變更為“河南未來農業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吳振海事業的“蒸蒸日上”,公司獲得的各種榮譽也接踵而至,吳振海本人在商丘市的“地位”也步步高升。2008年,未來農業公司更是入選河南省“2008年省定A股重點上市后備企業”名單。
與此同時,吳振海本人也榮譽加身,光環閃耀。
2005年,吳振海被評為“感動商丘十大新聞人物”。2008年 本文“”來源:http://www.pzjyn.cn/news/shehui/14933.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
作者:溫州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