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3 01:46?出處 溫州在線
溫州在線溫州新聞,2025年8月18日,浙江萬里學院物流與電子商務學院“甌柑薪火團”正式啟程,奔赴溫州甌海等地,開展了一場以甌柑非遺文化保護與傳承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指導老師竇清的帶領下,浙江萬里學院的七位學子深入田間地頭、非遺工坊,通過實地調研、親身體驗與深度訪談,探尋傳統柑橘文化在新時代的振興路徑,為非遺傳承注入青春活力。
走進非遺體驗館:探秘甌柑文化與市場挑戰
實踐首日,團隊抵達甌海區一家甌柑加工企業設立的非遺體驗館。在企業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團隊系統了解了甌柑的種植歷史、傳統加工工藝及近年來在品牌化、市場化方面的探索。成員們現場試用了甌柑餅、柑茶等深加工產品,并對以果皮為原料制作的“柑兒文”手串等文創衍生品產生了濃厚興趣。
浙江萬里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座談會上,團隊圍繞甌柑的市場定位、消費群體變化、產品標準化與銷售渠道等問題與企業負責人展開了深入討論。企業方面坦言,盡管甌柑擁有獨特風味和文化價值,但在與“紅美人”“丑橘”等新興柑橘品種的競爭中面臨不小挑戰,亟需在產品創新與品牌傳播方面加大投入。
深入果園:記錄生產細節,剖析成本競爭力
當日下午,團隊前往甌柑核心種植區開展實地調研。在果園管理人員的帶領下,成員們仔細觀察了果樹生長狀況,詳細了解了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及采摘流程等生產環節。團隊重點記錄了甌柑對土壤、氣候的特殊要求及其較長的生長周期,為后續分析其生產成本與市場競爭力提供了寶貴數據。
三垟濕地:傾聽農戶心聲,傳承傳統智慧
8月20日,團隊來到三垟濕地,走訪當地種植戶。多位農戶介紹,甌柑種植周期長、管理精細,且受氣候影響較大,近年來面臨勞動力短缺、生產成本上升等問題。部分農戶已嘗試引入機械化設備,但在修剪、采摘等環節仍高度依賴人工。
調研期間,一位團隊成員的親屬——具有多年種植經驗的老果農——主動分享了基于葉色判斷樹體水分狀況、根據節氣調整施肥方案等傳統管理經驗。團隊對這些經驗進行了系統整理,認為其在生態種植和精細化管理方面仍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青春力量,薪火相傳:非遺保護的新希望
此次社會實踐,不僅是一次對甌柑文化的深度探索,更是一場傳統與現代的精彩對話,一場青年與鄉村的溫暖相遇。“甌柑薪火團”用腳步丈量土地,用心靈感知文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正如團隊成員所言:“我們或許無法立刻改變市場格局,但我們希望,能為甌柑文化留下一?;鸱N。”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這股青春力量正悄然點燃非遺傳承的新希望,為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貢獻著年輕一代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浙江萬里學院暑期社會實踐”來源:http://www.pzjyn.cn/news/wenzhou/86679.html,轉載必須保留網址。作者:yujeu